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3日訊(通訊員 凌云)“我想買大米,我想買茶葉,我想買茶油……”今年新產的大米、茶葉、臘肉、柚子等土特產陸陸續續上市了,東安縣紀委監委的干部開啟新一輪消費幫扶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唐書記,感謝黨、感謝政府,有了鄉村產業振興館,我們的香米、茶油、野生茶、柚子等等土特產賣得好多了,走出大山、走向全國啰……”東安縣舜管局村民聶聘祥興高采烈地和來鄉村振興館消費的東安縣紀委唐青松書記攀談起來。
近年來,東安縣把消費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注重政府引導,發揮社會力量,強化市場合作,走實走好消費幫扶新路子,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一方面,鼓勵各單位食堂首選幫扶產品,以買代幫;另一方面,倡導廣大干部職工開展消費幫扶,助力當地優質農產品賣得出、賣得快、賣得好,持續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和老百姓增收,為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領導們,中田橙子糖,又香又甜,環保又好吃,帶一包吧。” 來送貨的東安縣新圩江鎮村民胡玉艷看到縣紀委的干部們走進振興館,興奮地推薦自己的土特產。
“今年因為疫情等原因,往年賣得不錯的橙子糖、香米、紅薯粉等土特產滯銷了,幸好縣里的鄉村產業振興館主動上門聯系,現在我們的產品全部在鄉村產業振興館上架了,供不應求,感謝黨和政府想得周到。”胡玉艷向唐書記介紹。
今年以來,東安縣鄉村振興館已實現消費幫扶交易額600多萬元,位居單館銷售全市第一、全省前十,在助農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消費幫扶要由政府主導轉變為市場主導,不斷提升我縣優質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化水平,發揮農業產業園區的引領作用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突出市場導向,培育‘東安品牌’,努力形成一批高質量的農業特色產品和生產加工基地,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東安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青松同志對鄉村振興館負責同志說。
責編:何璐
來源:東安縣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